联系我们 

    检测服务:400-803-7959

    其他咨询:400-650-9231

精心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中心 > 精心科普
精心科普 | 卒中风险之高血压——控制血压不积极,小心卒中来找你
时间:2023-06-12 16:40:43   

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数据显示,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高血压1.png


   卒中的危险因素圆蓝.png

脑卒中疾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可干预性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或脑卒中病史,其他如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酗酒、吸烟、抗凝治疗、脑动脉炎等。不可干预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圆蓝.png  卒中与高血压

2017年发表在《神经学(Neurology)》一项卒中筛查调查报告显示,对中国居民而言,53.2%的卒中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全球范围内过早死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致死致残人数也是慢性病中最多的。

血压过高会导致头痛、头晕、头胀等不适症状,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脑血管面临巨大压力“冲击”,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硬化或斑块形成,就易发生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而一旦高压导致血管破裂,就会发生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

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常常是没有高血压患者的7倍。既往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降低5毫米汞柱,卒中风险降低40%左右。中国已开展“18岁以上知晓血压”活动,倡导18岁以上人群定期监测血压,并做好高血压管理。控制血压能够降低卒中复发率,有效地高血压治疗可预防脑卒中。


测量血压.jpg


圆蓝.png  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

高血压患者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物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典型的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可消失。中国疾控中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突破3.3亿,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其中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最终得到有效控制的仅有14%左右。同时,高血压“后备军”也汹涌而来,高血压低龄化趋势明显。因此,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提高防治水平至关重要。


圆蓝.png 高血压的治疗

明确诊断

新版指南就高血压诊断界值作出了重要调整。指南推荐将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下调至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

发现血压升高,在用药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明确高血压的性质(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同时需要做必要的相关辅助检查评估病情。


遗传性高血压.png


治疗原则

目前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只有通过长期治疗,才可能使血压达到或接近目标血压,预防靶器官损害和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血压过高及血压的波动幅度过大,均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建议逐步、平稳、安全的控制血压。


定期随访

要坚持定期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治疗,观察降压疗效,监测各种危险因素,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会获得好的疗效。血压未达标者,建议每2-4周随访1次。血压达标者,每3个月随访1次。



高血压已经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而一些遗传性高血压,例如:嗜铬细胞瘤,临床后果严重,携带基因突变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易复发。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有意识地控制卒中的危险因素,通过基因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卒中的发生或复发。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1] 王拥军, 李子孝, 谷鸿秋, 等. 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J]. 中国卒中杂志, 2022, 17(5): 433-447.

[2] 马丽媛, 王增武, 樊静, 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要点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27): 3331-3346.

[3] 王陇德, 吉训明, 康德智, 等. 《中国卒中中心报告2020》概要[J]. 2021, 18(11): 737-743.

[4] 王陇德, 彭斌, 张鸿祺, 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2, 19(2): 136-144.

[5]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组, 北京神经科学学会血管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 等. 心源性卒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J]. 中国医学杂志, 2022, 102(11): 760-773.

[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的通知[EB/OL](2021-08-27).

[7] 诸骏仁, 高润霖, 赵水平, 等.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16年修订版)[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0): 937-953.

[8] 王陇德.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0, 17(5): 272-280.

[9]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关于印发《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和《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2015-07-29).

[10] 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 血脂异常疾病检验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22): 1739-1742.

[1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精准心血管病分会,等.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9, 47(3):22.

[1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要点解读 [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05):401-410.

[13] 刘靖, 卢新政, 陈鲁原,等. 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 [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0, v.28(04):22-30.

[14]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J/OL]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50


百世诺(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京ICP备1304350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