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检测服务:400-803-7959

    其他咨询:400-650-9231

精心科普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中心 > 精心科普
全国心力衰竭日|关注心衰,刻不容缓!
时间:2022-11-26 08:31:55   

全国心力衰竭日

2015 年,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倡议将每年的11月26日定为“全国心力衰竭日”,旨在建立并推广心衰规范化诊疗及全面管理体系,更好地提高全民对心衰的认知和关注。2022年11月26日是第八个全国心力衰竭日。

全国心力衰竭日.png


什么是心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通过动脉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同时接受静脉从周围组织脏器输送回心脏的血液。

心脏泵血功能衰退,输出血量不能满足身体代谢需要(射血功能下降);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导致身体其他组织淤血肿胀,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心衰表现。

根据心脏射血能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可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和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我国心衰患者已超1200万,70岁以上的老人中,每10个人就可能有1人患有心衰。心衰患者的5年死亡率近50%,重度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可达50%。心衰防治,迫在眉睫!

心衰有哪些危害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持续升高。

心衰会影响全身脏器的功能:肾血管灌注不足可致肾功能异常,肝脏长期处于淤血缺氧的状态可致心原性肝硬化,肺部淤血可增加呼吸道感染概率,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心衰的种种症状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影响生活质量。心衰还会影响患者的工作、社交,甚至带来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此外,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患者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

心衰患者会有哪些表现?


Ⅰ级: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或心悸;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出现心衰症状;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于日常活动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

心衰有4次预防的机会


零次预防:

指在没有患任何相关疾病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不暴饮暴食、不摄取过多盐分、不吸烟、多运动、控制体重、避免混乱的生活习惯。

第一次预防:

如果已经由于吃得过多、动得过少导致了肥胖,且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就已经在向你招手了。

但此时还不算太晚,只要在得上心脏病之前,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就可以了。

减肥、降压、控糖和降血脂,可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风险。

第二次预防

由于未能充分改善生活习惯,患上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后,你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心肌梗死的反复发作,以免病情进展为心衰。

因为患上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人,并非都会成为心衰患者。

高血压患者须遵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稳定血压;曾经心肌梗死发作的患者须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坚持锻炼,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过于激动等。

第三次预防:

通常来说,急性心衰多是在其他诱因下突然发作,患者会突然感觉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

若能在急性心衰未发作前,做好日常预防,即便已经患上心衰,也可能避免最严重的后果。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阻止病情急性恶化,必须严格按医嘱服药,避免一切不利于心脏健康极有可能引起心衰发作的因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衰第一次发作时还有抢救成功的可能,经过住院治疗后,大部分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健康”。

然而,这不是治愈,而是变成慢性心衰,一旦病情再次恶化会极为凶险。

如何正确预防心衰?


1.心衰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减轻心脏负担,另外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

2.心力衰竭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规律服药治疗心衰药物,防止心肌重塑加剧。

3.饮食中要保证足够的维生素、蛋白、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少量多餐,不要过饱,食物要以容易消化的为主。

4.心力衰竭有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的缺血,此外还有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都可导致心衰的加重,积极控制心衰诱发因素,可大大降低心衰发生率。

5.在平时生活中,如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错过治疗的有利时机。


温馨提醒:心衰患者要做好个人管理,包括坚持服药、改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避免可能加重心衰的因素等。如出现短期内体重增加,水肿、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诊,不可延误病情,以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信息来源:健康中国、中国医学论坛报、心力衰竭网、心衰中心等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百世诺(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京ICP备1304350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