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检测服务:400-803-7959

    其他咨询:400-650-9231

指南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中心 > 指南园地
指南园地 | 美国发布《2017室性心律失常管理及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
时间:2017-11-06 14:26:20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律学会(AHA/ACC/ERH)联合发布了新版室性心律失常管理及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

这是继2006年发布该指南后首次更新。

指南强调,尽管心源性猝死(SCD)的发病率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人群中更高,但发生SCD的绝对数量最多的却是在正常健康人群中。(见下图)

研究指出,大于80%的SCD发生在平时健康状况正常或者疾病低危人群组(见下图)

指南强调,导致青年人群(儿童,青少年及青壮年)SCD的主要原因不是冠心病,而是遗传性心肌病、心脏离子通道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一些其他罕见的心脏病


新版室性心律失常管理及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强调的10大要点如下:

1. 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LVEF≤40%),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ACEI/ARB/ARNI降低心源性猝死和全因死亡率(I类)。

2. 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和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仅予以冠脉血运重建不能有效预防复发性VT(III类)。

3. 对于伴有心衰(NYHA II�III级)且LVEF≤35%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如果预期生命超过1年,推荐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4. 对于既往心梗和有症状的复发性持续性VT患者,或表现为VT或室颤(VF)电风暴的患者,若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胺碘酮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推荐行导管消融。

5. 对于发生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不明原因溺水或复发性劳累后晕厥的年轻患者(<40岁),若无缺血性或其他结构性心脏病,推荐进一步评估其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

6. 对于需改善心律失常症状或怀疑是频繁室性早搏引起的心室功能下降的患者,若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不耐受或者患者不接受,可行导管消融(I类)。

7. 对于符合植入ICD标准、血管通路条件不佳或感染风险高、不需要或不打算将心动过缓或终止VT起搏作为心脏再同步治疗的一部分的患者,推荐使用皮下ICD(I类)。

8. 对于年轻心源性猝死患者(≤40岁)的一级亲属,推荐进行心脏评估,并根据临床提示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I类)。

9. 对于考虑植入新的ICD或更换已有ICD的患者,应根据预期健康目标,患者意愿等,明了其SCD、心衰所致非猝然死亡和非心原性疾病的个体风险,以及ICD的有效性及潜在并发症。(I类)。

10.  对于难治性心衰、难治性持续性VA或其他疾病所致的终末期患者,应讨论ICD电击失活及并考虑患者预期健康和意愿。(I类)。

心源性猝死多发生在急性症状出现1小时内,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因心脏原因而自然死亡。其特点是发病隐匿突然,进展迅速,难以预测。猝死事件一旦发生,抢救存活机会<1%。

我国是心源性猝死第一大国,每年有54.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青年的心源性猝死多由遗传性心肌病及心律失常引起,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应用遗传分析手段进行家族筛查,可以找到患者携带的基因突变,从而帮助在症状出现前提示疾病,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Thomas C. Crawford. 2017 Guideline forManagement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Prevention of SCD. ACC. Oct 30, 2017.


百世诺(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京ICP备1304350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