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检测服务:400-803-7959

    其他咨询:400-650-9231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刘哲《精准医学,“心”的希望 —— 心血管精准医学产业化的前景与挑战》
时间:2017-12-08 00:06:52   


在精准医学之产业与创新论坛上,百世诺(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哲博士作了题为《精准医学,“心”的希望 —— 心血管精准医学产业化的前景与挑战》的精彩演讲。


以下为刘哲博士演讲实录:


文心(余文心,海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是我北医的杰出师妹,七年前,我们在中投是同事,七年后,文心已经是医药行业年轻优秀的首席分析师,“新财富”和“水晶球”的双料冠军。我自己呢,是四年多前,从投资回到实业,在国内,心脑血管精准医学这个方向上,和百世诺的团队一起,最早进行了产业化的探索。几年当中,也有一些体会,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科研和产业如何结合的问题。我把它拆成了三个话题。

一、精准医学,风还在吗?

确实,我们看到,精准医学领域的创业者都在面临两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我管它叫“转化沙漏”。上面是科研,下面是产业,中间这个细细的部分,是最让我们着急的

精准医学这两年,在学术层面上,如火如荼,启动了很多大型研究项目。但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整体还是感觉转化慢了。这个和起点高也有关系,NIPT项目在短短几年内的巨大成功,把整个产业吊足了胃口。时间,对科研来讲是生产资料,对投资来讲是财务成本,所以转化时间,其实是科研和产业能否结合最敏感的一个点。在精准医学的很多领域,这个转化肯定会发生,但哪个会快一些,怎么再加快,这是第二个挑战。

这张图呢,是腾讯过去十年的市值变化图,也是最近的热点新闻,上市13年,增长660倍,这种巨大的增长,来自于确定方向上的持续创新。

所以,关于“风口”的问题,我想说,对于创业者来说,确实有挑战,但从行业趋势上来讲,完全不必担心。浪花总会有起落,重要的是,在涨潮。

二、心脑血管,不是刚需?

比如,当你无病一身轻的时候,你会觉得,“能救命的”算是刚需。当你生病了,你的需求就变得很具体,“能治好我的病的”就是刚需。而实际上,在医生看来,很多时候,很多疾病,是很难用“治好”这个词的。102年前,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到今天,仍然是对医疗现实最准确的描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缓解;总是,去安慰”。人类和疾病斗争了上万年,的确控制住了一些疾病,比如外伤和传染病,但仍有数以万计的疾病只能去缓解甚至安慰,远远谈不上治愈。但是,对医生来说,只要能让疾病有所减轻,就一定会努力,分秒必争,寸土必争,而整个医学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争夺当中“积跬步以至千里”。这种客观、努力和坚持,就是“精准医学”的核心精神和原动力。

一个是致死人数。最近五年,基本都是这个格局,心血管死亡占40%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人都是要死的,在中国,你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死于癌症,同时你有接近一半的可能死于心血管病。我们经常听到这种感叹:“如果能早发现,早预防,就好了!”事实上,癌症大多是随机的,确实很难早发现,而心血管病大多是累积的,是可以早诊早防的,为什么不去把握呢?

这一个是患病人数。也就是我们投资上用来计算理论市场空间的基数。单一个高血压就有3亿患者,毫无疑问这是最大的疾病人群。

我再补充两个数字。在医疗行为当中,除了医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往往也被忽视,就是政府。政府是最大的付费方,所以最关注的是费效比。我们印象当中,肿瘤是最花钱的,是不是这样呢,卫计委统计年鉴(2013年)的数字,人均住院医药费用,急性心梗16802元,心梗冠脉搭桥34836元,前四位的肿瘤,基本都在13000左右。所以,慢性病也有急的时候,而且急起来其实更花钱。再看一个整体的数字,药物销售额。2016年,肿瘤的靶向药物,增长非常快,已经达到了317亿,它所对应的伴随诊断是目前肿瘤基因检测的主要内容。那么,心血管药物销售了多少呢?2769亿,其中抗血栓药415亿,降脂药886亿,我们最不以为然的降压药1163亿。这三大类药物服药人群最广,有效性和不良反应问题更为复杂。以降压药为例,五大类降压药物,每一种单药的平均有效率只有50%~70%,这其中个体化差异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为每个人找到适合他自己的药物或药物组合,并给出剂量建议,既为个人减少不良反应或血压不达标的继发风险,也为社会大幅节省卫生费用,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这就是政府的“刚需”。

所以,在整个医疗现实当中,医生和政府是主要的决策者,在判断“刚需”问题的时候,建议多考虑一下这两个角度。

继续第三个话题,关键字是“路”。精准医学的转化之路,路在何方?这是在回答第二个挑战,沙漏问题。

我想谈三个环节。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百世诺从2014年开始,开展了中国人群单基因高血压研究,开发了第一款单基因高血压测序产品——诺心平®,每年更新,现在已经是第四版了,累计已经完成了3000多例测序,前期部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Journal ofHypertension上,相应的检测试剂盒也很快获批。这就是从科研开始,形成可靠的检测方法,然后结合临床资料,不断验证、优化。中午的卫星会上也我们公布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就是3年内完成10万年轻高血压人群的筛查工作,相信又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同时对于这个检测项目的临床价值又会是一次大的提升。

在检验这个环节,我想说两点,首先,转化之路,路在何方?

基因检测本身不是新事物,PCR、Sanger测序这些很早就进入临床了,现在唯一还没有正式突破的,是高通量测序项目的监管方式问题,刚才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的领导也提到这个问题,预计很快会有大的进展。其实这就像什么呢,咱们中国人出去旅游,原来都是一个一个,一次一次的办签证,后来出去实在太多了,通量太大,双方都忙不过来,那就搞免签、落地签、五年十年多次往返,其实监管的力度并没有降低,只是改变了方式,提高了效率。

资质方面,2009年国家卫计委就制定了《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去年10月做了更新,都改叫“医学检验实验室”了。立项方面,从2007年设立“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到2013年更新,这个专业的临检项目,无论增长的比例还是增项的数量都是最高的。定价方面,以测序为例,基本各个省市都有相应定价。质控方面,我们参加了国家卫计委临检中心开展的所有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的室间质评,既有药物基因组,也有高通量测序,都是满分通过。我想,这既是考验也是指引。监管在哪里,路就在哪里。

下面一层是基本成分、基本结构,做一些计数和测量,比如血常规看细胞,CT看组织,超声看器官。再往下,就肉眼不可及了,主要是蛋白、激素这些,都是功能物质,看它的活性或浓度。这些检测,多数都是局部的,提示性的指标。

要做出这样的判断,最可靠的办法是,把整条通路都搞清楚,基因、蛋白、组织、器官,到表型,尤其是基因和蛋白的功能。或者,做家系连锁分析,发现突变和疾病共分离了,这是逻辑判断,也是A级证据,但这都不容易。整个判断过程是怎样的呢?

所以你看,工作量大了多少?这实际是一个综述加会诊的过程,而且每个病例都不一样,都要成立一个专案组。

第一,DNA序列改变了一定会致病吗?

第二个问题,DNA序列没改变,为什么致病了?

第三个问题,多突变比少突变,是不是病情会更严重?

这些问题,在专家看来,都是入门级的,但对于大众甚至多数的医生,都还是陌生的。所以解读的根本,实际是知识体系。表面上看检测项目大同小异,都是某某疾病,多少个基因,测了多少乘,实际解读的差距还是很大。

那么,怎么判断呢?

延伸一点讲,站在临床的角度往回看,对于基因检测,医生真正想要的,是数据吗?其实不是,是证据。医生没有时间去做那些复杂分析,他需要的是你分析之后的结果。所以我想,精准医学会经历三个时代,首先从数据,到证据。之后还会继续进化,到3.0,工具时代。这个进化必然发生,因为它是一个回归本质的过程。从一堆数据,到一组证据,到一个答案。本质就是一个答案,到底什么病?或者怎么治?当然这需要很长的过程,这当中进化的关键,就是大数据处理,会越来越多的用到人工智能。

在这个方向上,百世诺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我们建立了“肥厚型心肌病猝死风险预测模型”,整合了近千例患者基因、表型及随访数据,从一开始它的预测能力就超出我们预想,并且还在不断提高。

接下来,我们也在和医疗界的AlphaGO,IBM Waston探讨合作,共同优化算法,拓展应用领域。

越是前沿的知识,越需要充分解释。所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中,特别提到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这个指标,到2030年要有大幅提高。我想这是非常睿智,切中要害的。如果说科研是创新的源头,那么大众就是产业的土壤,居民健康素养越高,产业创新就越容易生根发芽。这也是百世诺积极参与峰会学术交流,努力扩大知识传播的初衷。我们也很欣喜的看到,从去年第一届峰会到今年,整个领域有了明显的升温。这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需要更多医生、科学家和各方朋友共同开发,携手并进。

谢谢!


百世诺(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京ICP备13043502号-1 技术支持:北京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