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丨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 |
时间:2022-05-17 09:11:21 |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22年的今天是第18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 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2021年8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Worldwide trends in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nd progress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from 1990 to 2019: a pooled analysis of 1201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studies with 104 million participants显示,从1990年到2019年,30-79岁患有高血压的人数,从1990年的3.31亿女性、3.17亿男性增加到6.26亿女性、6.52亿男性,数量增加了近一倍。 我国的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高血压2.45亿,占比70%以上,令人血压飙升。 定期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设备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要有高度合适的座椅和桌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方案认证的上臂式家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腕式血压计、手指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电子血压计使用期间应定期校准,每年至少1次。 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上臂臂围,袖带过窄或缠得过紧测的血压会偏高;袖带过宽或缠得过松测的血压会偏低。 袖带气囊至少覆盖80%上臂周径,常规袖带长22~26cm,宽12cm,上臂臂围大者(>32cm)应换用大规格袖带。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家庭自测血压程序 1. 测量前半小时不吸烟、饮酒或喝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5分钟; 2. 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 3. 坐位,双脚自然平放(不交叉),用手触摸肘窝,找到肱动脉跳动处;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上(袖带只可裹裸臂或单层衬衣),袖带下缘距肘线2~3cm,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袖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在同一高度。 4. 计算家测血压值:每次连续测量血压2~3遍,每遍间隔1分钟,取后两遍血压的平均值,因为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 5. 在血压值记录表上做好血压监测结果记录,交给医生。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家庭自测血压的频率和测量习惯 初诊或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患者: 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建议连续测量家庭血压7天,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 血压达标且稳定的患者: 可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不适合家庭血压测量患者: 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频发早搏的患者;精神高度焦虑患者。 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固定的测量习惯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动态血压检测 通常白天每15~20分钟测量1次,晚上睡眠期间每30分钟测量1次。应确保整个24小时期间血压有效监测,每个小时至少有1个血压读数;有效血压读数应达到总监测次数的70%以上,计算白天血压的读数≥20个,计算夜间血压的读数≥7个。 动态血压监测指标:24小时、白天(清醒活动)、夜间(睡眠)SBP(收缩压)和DBP(舒张压)平均值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数值。 降压达标是关键 降压达标好处多 可减少15%-30%的心肌梗死 可减少40%-50%的脑中风 可减少50%的心力衰竭 降压要点要牢记 早降压,早获益 降压达标,最大获益 长期达标,长期获益 降压目标要实现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规范治疗 定期随访 01长期治疗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 只有通过长期治疗,才可能使血压达到或接近目标血压,预防靶器官损害和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02定期随访 要坚持定期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治疗,观察降压疗效,监测各种危险因素,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会获得好的疗效。 血压未达标者,建议每2-4周随访1次。 血压达标者,每3月随访1次。 当高血压患者出现下述临床特征时需警惕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1、发病年龄一般为20~40岁; 2、临床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使用2~3种甚至更多降压药仍效果欠佳; 3、高血压靶器官损害通常较严重; 4、家族聚集性发病,但部分患者可为散发。 高血压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高血压风险的30%~50%归因于遗传因素,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其终生患高血压风险4倍于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 [8] 惠汝太, 孔涛, 赵晟, 等. 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 39(1): 27-37. 百世诺(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创立于2013年6月,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医疗产业园,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公司在北京、江苏、河北等十余省市设立近5000 ㎡专业医学检验实验室和近7000 ㎡专业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基地。公司是中国心脑血管精准医疗的先行者和传染病精准防控的重要参与者,建立了丰富的分子、免疫、生化诊断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线,与国内外500余家医院、科研院所密切合作。 在心脑血管精准医疗领域,百世诺团队长期与阜外医院、宣武医院、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国家医学中心合作,服务于临床诊断与科学研究,为数十万患者提供了专业基因检测服务,建立了20万“中国人群遗传性心脑血管疾病基因型-表型数据库”。公司综合使用高通量测序、荧光定量PCR、质谱、化学发光等前沿检测技术,开展心源性猝死、早发冠心病、年轻高血压、癫痫等100余种心脑血管重疾的分子诊断及遗传咨询,并为降压、降脂、抗血栓等近200种常用药物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公司团队参与制定多项遗传病、罕见病精准医疗临床指南、技术规范及标准品生产,自主开发的20余项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设备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已获批或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北京市专利试点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单位,已获批41项软件著作权、申报46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个项目入选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承担16项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课题。 |